法学教授、知名律师畅谈中国律师使命
接上页
律师应有远见卓识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张 勇
我特别赞同张思之老师和贾承霖律师讲的要保护自己,特别是贾律师引用了庖丁解牛,这是庄子在《养生主》里面谈的养生之道,非常棒,要游刃有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因为我身边认识的能干的律师,两个车祸,三个累死,现在医院里还躺着两个呢,都很能干,现在大部分的律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请大家注意身体健康。培养一个飞行员很难,但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律师成本更大,所以优秀的律师因为不注意身体造成这样的损害,是对社会的一种损失。
《律师文摘》精神上的立意还是要高一点的,品位不要下去,还是应该保持这样一个高度。我感觉,律师都很累,应该给律师提供一个具有律师特色的精神世界或者精神家园。人在两个世界里穿梭。大家知道,律师办案难度是很大的,强度也是很大的,特别是那些敬业的律师,精神压力也很大,到社会上打拼,真的很累,因此应该有这样一个精神的世界,让他回到这里得到修整,得到调整,这里面实际上就有一个加油站的作用了,所以还是应该有《律师文摘》这样一个专门给律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人提供精神上的充实、精神上的再调整,以便他能够到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刊物。
刚才上海的律师谈到了,还有80%的律师可能对这个不感兴趣,这是现实的事情,没有办法。我曾经做过四年律师,后来就发现律师很累,而做了四年律师我自己也有感想了,我迫切希望把它写下来,所以2001年我就把律师业务停掉了,没有再注册,一方面在学校里教书,同时把我的感想写了两本书,一本叫《远见》,一本叫《卓识》,全是我四年做律师时候的心得和感想,现在正在写第三本,4月份就能完稿,叫《法律手册》,就是从事法律这个职业,应该有一些东西不能忘记,时时要提醒自己。当时为什么停下来写这些东西呢?说实在话,如果当时还接着办案的话,那种强度和难度,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琢磨写作的事情。
另外,我谈一点个人的感受,跟几位教授交流。第一,大家都很难,律师也很难,但是说实在的教书也难,律师会遇到一些很无奈的事情,在学术界也照样会遇到一些很无奈的事情。这几年教书跟做律师那几年相比,我认为,做律师那四年倒是我非常开心的四年,同时也有收获,因为自己做律师也很用功,做得也很好,因此得到的回报也非常好。现在教了几年书,把书稿完成了以后,也许我会再回到律师这个职业。我想每位律师都应该有一个总结的过程,而律师脱不开具体的事务的话,他很难有时间去思考。第二,学术界、律师界都应该有容忍度和包容度,《律师文摘》毕竟是律师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大家都是工匠,都去考虑钱,当然考虑钱不是错,因为我做律师的时候,经济收入也是我非常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完全陷在那儿,而没有《律师文摘》提供很好精神的补养,我觉得似乎缺少什么。律师刚开始做的时候,拼的就是技能,所以我这两本书就是大量谈技能,怎么办这些案子,就是靠技能。而发展到后来,如果大家做到合伙人,想让律师事务所有发展,做得更高,能够更广的开拓业务,实际上,那个时候人格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如果一个律师人格很差的话,即使水平很高,再往上走众叛亲离,对个人的发展不利,对所的发展也不利。所以,能够有一个在精神上吸取营养和对自身提升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有这样的杂志是非常棒的,还要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
关于规范的事情,虽然说有很多律师想知道一些技巧、方法,也有律师建议《律师文摘》在这方面定标准,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太现实,一个是这个标准本身随时在变,中国的法律现在像星云爆炸一样,太快了,包括那些解释,若干问题的规定,还有最高院给各个院的批复,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民事审判会议纪要和刑事审判会议纪要,这些东西跟都跟得很难,因为变化得非常快。可以加大一下实务技巧的力度,没有坏处,但是如果往那儿偏,去迎合实务恐怕会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后果。
我特别在这儿呼吁,律师圈应该多走动,多交流,除了有业务上的交流还要有思想上的交流,我觉得非常好,对《律师文摘》为大家创造这样思考交流的平台表示感谢。
关注年轻律师的成长
北京易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凌
我可能是座谈会上最年轻的一个律师,作为年轻的律师,我想,关注中国律师的命运就得关注青年律师的成长,因为通过这两年的业务我们已经发现青年律师出现了断层,很多律师没有案子,没有业务经验积累的机会,我们事务所正在关注这些事情,正在大量做这方面的工作。有更多的律师需要把业务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需要注意年轻律师的培训。我建议,《律师文摘》多介绍一些国外良好的管理体制,包括律师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方式和培训方式。如果青年律师成长起来,我想中国律师的命运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变。
即席诗(二首)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广安
其一:江湖世界多派系,独立自由谈何易。平等博爱更奢侈,夜深人静转沉思。
其二:如今刊物遍地立,多拉大旗做虎皮。律师文摘有胆识,管他省级与部级。
贺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 杨玉圣
引领律师读书风尚,造就法律帝国辉煌
律师的身边应当有一本这样的书
《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 刘桂明
对于《律师文摘》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刊物,一本连续出版物),我是又爱又恨、既爱还恨……
所谓爱,不用多言,自然与各位专家与读者一样,爱不释手、爱屋及乌。
所谓恨,是因为国栋把本来我要做没做的、想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做成了。可以说,恨得咬牙切齿、恨得妒火丛生。好在,“爱”是人类最伟大的语言,最美丽的心态。所以,“爱”最终战胜了恨,“爱”最终让恨消失得无影无踪,“爱”最终既然让恨又变成了“爱”。因为爱,所以爱。我也非常喜爱这份刊物,喜爱这本不可不看、不可不读的书。
说到这本书,自然要说说国栋。说到国栋,我又要说到我主持的这本刊物——《中国律师》。主持《中国律师》工作十年以来,尽管自认为也做了一些事、写了一些字、走了一些路,但自我感觉还有三件事没有做。原因在于不是因为不想做、不愿做、不能做,而是因为无法做。这三件事就是:一是将《中国律师》办成半月刊;二是办一份《法律人未定稿》;三是办一份《律师文摘》。不料国栋将《律师文摘》办成了。国栋年轻而有勇气,敢于抛弃《中国律师报》,愤而出走;国栋年轻而有朝气,为人、为事、为文均充满了一股年轻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因为他的朝气和勇气,我曾有意将其邀请和引进《中国律师》杂志——一片值得年轻人追求与奉献的律师精神家园。然而,国栋最终还是没来。有意义的是,在诸多同仁的支持与帮助下,国栋最终办出了一份《律师文摘》。在我看来,《律师文摘》是可以多读、应该细读的书。
江平教授在为中国政法大学与法律出版社合办的连续出版物《中国法学文档》作序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在同类法学文章书籍多如牛毛充斥于市时,年轻的读者们茫然了,年长的读者也茫然了。每逢这种时刻,总想起两种人来“一种人是绝好的书评家,他能最客观地将一本书的笔上生花之处、精到绝伦之处介绍给你,使你能沿着他指引的方向去寻找书市中的精品,这种人是你读书中的指路人。另一种人是绝好的编著人,就像‘唐诗三百首’的编者那样,从几万首茫茫唐诗大海中精选出三百首;像‘古文观止’的编者那样,精选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文精品,绵绵流传几百年。这种人为我们搭建了天梯,省却了我们多少爬梯的辛苦和时间!可惜,这两种人中的优秀者已经不多了!书评家往往成了广告商,编辑作品成了谋财之道。”江平先生的感叹是有哲理的。因此,我们更应该为《律师文摘》的成功感到欣慰。
有一个观点,看来谁都不能否认,那就是:律师也是文人。所以,“律师要不要读书?”是不必不需讨论的,要讨论的是“律师读什么书?”于是,中山大学刘星教授认为,对律师来说,“读些什么,尤其是读些文气、书气、学气,当然还有‘正气’,且与社会正义和法律思考相关的文本,就是应当时常挂在嘴边的律师日常阅读甚至工作之余阅读的一个内容。”酷爱读书、对怎样读书颇有讲究、颇有研究的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陈惠忠律师将读书的境界,有趣地分成几个种类:古人读书的境界、伟人读书的境界、名人读书的境界、凡人读书的境界、法律人读书的境界。而法律人读书的境界,当如读《律师文摘》的境界。按照国栋自己对《律师文摘》的定位,是以“提升律师人生境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为宗旨,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编辑理念,博采众家之长,荟萃中外经典,重点突出思想性、国际性、前瞻性。国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律师文摘》已将“指路人”与“编辑人”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
律师,是一个看来很美、说起来很烦、听起来很阔、做起来很难的职业,是否美、怎么烦、是否阔、如何难,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在这里,你不可能读到千篇一律的领导讲话,你也不可能读到追逐时髦的应景注释,当然,你更不可能读到一看就是关系稿的官样文章。在这里,她可以告诉你许多你不知道却不能不知道的法治往事,她可以帮助你读到来自国外的经典著作。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成功律师为什么成功的参考经验,你可以读到著名律师成名之前的心路历程,你可以读到业内高手富有成效的操作规程。在这里,你能了解到“美国总统大还是最高法院大?”、“沃伦法院为什么被称为人民的法院?”你能感悟到“法律与哲学”、“历史与法律”、“法律与智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体会到“律师的内功与外功”、“律师修养的三大要素”、“如何走出律师事务所发展中的‘怪圈’?”在这里,文笔优美、文风优雅的“随笔”,精到细致、精确点评的“书评”,提纲挈领、点到为止的“观点集粹”,均值得一读。至于以思想为基础的“法理沉思”、以业务为主旨的“业务进阶”、以前沿为导向的“业界瞭望”、以创新为核心的“管理之窗”、以真相为原则的“史海钩沉”,均值得我们多读、细读而复读。不过,如果能在每篇文章或重头文章之前加个按语,文后加个评语,相信就更能体现“指路人”与“编辑人”的角色使命。
陈四益先生建议,“完全读不懂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炒得火爆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味同嚼蜡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据说一读就可以成为天才或发大财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诚哉斯言!现在,的确有不少书是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而《律师文摘》是不能不读的书。因为她不仅是可以多读、应该细读的书,更重要的是,她还可以帮助你读到更多值得读、必须读的书。
据说,你要知道如何做人,就要看《读者》;你要知道如何做文,就要看《读书》;你要知道如何做法学家,就要读《法学家茶座》。这里,我要补充一句,你要知道如何做律师,那就要看《律师文摘》。不仅要看,还要时刻带在身边,摆在案头,并推荐给友人看。当然,看《律师文摘》的同时,还应该多看看《中国律师》(有广告嫌疑)。
祝福《律师文摘》!祝福看过《中国律师》再看《律师文摘》的各界读者!
上一页 第 1 2 3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