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律师的成功成名之路
——我的辛酸北漂纪实
绝望中觉醒的博客
http://hi.baidu.com/wozhendebu/blog/item/661f5ef4d10da8dbf2d38593.html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很想用心写下这段文字,记录我在北京北漂三年来的辛酸成长经历,以纪念我北漂三周年,同时送给那些已来北京及想来北京寻梦的“北漂律师”们,以及其他行业的“北漂一族”!以我自己的亲身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在北京、在网络世界,你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只想用心去努力,一切奇迹都会有可能发生
——题记
三年前,当我刚来北京成为一名“北漂律师”、晚上住在一间昏暗潮湿的地下室、白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北京的各个法院周围及小胡同里转悠寻找案源的时候,我不敢想象三年后的今天我会成为著名死刑辩护律师及公司法律顾问专家,我能受到多家国内外媒体的专题采访报道,能在北京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能有自己的汽车和房子……别人总说我是很幸运的,而回忆三年来的辛酸成长经历,我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些勤奋和智慧而已……
(一)不安于现状,我北漂来到北京
2004年那个夏天,从政法机关辞职出来在南方一座省会城市做了几年律师的我,年收入也开始达到了六位数,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节的年轻律师,可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和想成为一名北京律师梦想让我选择和了放弃和重新开始。
于是我带着在南方几年来的积蓄来到北京开始去一家又一家的律师事务所找工作,在那个火热的夏天我已记不清到底到过多少家律师事务所面试、而结果都是被拒绝。就是不要工资也几乎没有一家象样的律师事务所愿意接收我们这种外地进京律师。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家位于朝阳门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的的一家新成立的很小的律师事务所表示愿意接收我。条件和待遇呢:没有基本工资、不给案源是我早就有思想准备了,可还要我另外每个月给事务所上交一笔数目不算小的“管理费”。我同意了,只因为他们同意接收我的律师档案转到北京。
随后就是自己开始象所有北漂一族一样开始租房,最后自己在东二环东四十条的保利剧院边上租到了二居室中的很小的一间房,房租是1000元,用这房租的一半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租到一套标准的三居室了,而在北京花了1000元还只能是与他人合租。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房租高得离谱。按照北京的惯例“付三押一”我一次交了4000元后总算有自己的一个小屋了。同时着手办理进京执业的手续。一个多月后,我也顺利地拿到了北京的《律师执业证》,也参加了北京的新执业律师的宣誓仪式。虽然没有挣到一分钱,但想到自己终于成为一名“北京律师”了,心里还是十分开心。
(二)来到北京、我才深感到竟争的残酷和激烈;面对案源,我山穷水尽
到北京几个月了,自己还没有开张,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而自己每个月还要向事务所交一笔不少的“管理费”,心里压力很大的。而在事务所每天常在的律师也只有我一个人,主任或其他律师来事务所一般都是开发票盖章之类的事,做完就走了。每天所里的只有一位集出纳、行政、前台于一体的一位女孩。每天我坐在事务所也只有发呆,没有人可以和与你沟通交流。我曾多次的想:我的案源在哪里?
没来北京之前总以为北京的律师的都很有钱,来到后才知道在北京也有不少律师很难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很难养活自己。每天都有不少律师从地方来到北京,也有不少人被北京所淘汰,不得不离开北京这座城市。
一直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不算差,毕竟自己有在当地有四年的执业经验,并且有在国家政法机关呆过的经历。我一直认为我缺少的只是机会、只是案源。可是在北京这座城市,我基本没有任何朋友和熟人,有谁为委托我作为他的律师呢?有谁会成为我的客户呢?
为了找到案源,我几乎用尽了所有北漂律师用过的各种手段,我花过不少钱在北京的大小的各种报纸上做过广告,我也去法院门口“守株待免”揽过活,但都没有多大成效。除了偶尔能收到点咨询费或代书费等芝麻小事外,没有任何大的效果,所收费用还不够付出去的广告费。
面对每月不少的开支,而又没有进入,最后被迫切搬到了一间明暗潮湿的地下室,花50元从路边买了辆二手破自行车,开始在北京市内及各个法院周围转悠……
(三)以专业和勤奋为基础,律师营销,为我铺就人生高速路,助我实现在京人生飞跃
我多少次地问自已:我的客户在哪里?如何找到自己的案源?我开始去找有关律师营销方面的书,而当我跑遍了北京的王府井、西单等各大书店及图书批发市场,又没有看到多少国内有关律师营销的书籍。我才发现:原来律师营销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我找到的只有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律师营销的书及其它专业营销的书籍,并在网络上找到了些散见的有关律师营销的文章及帖子,我开始对“律师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心对其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及思考。
通过对“律师营销”的深入研究,我逐渐认识到:“万金油”式的全能律师在北京是无法立足的,在北京这个竟争十分激烈和残酷的法律服务市场,要想生存,律师必须要走专业化的专家道路。我开始根据我的专长及市场需求把我的专业方向定位为:死刑辩护和公司法律顾问。因为我过去有多年的刑警经历,并有不少成功刑事辩护经验,加上死刑复核要收归最高法院,我决定选择死刑辩护作为自己的成名方向,同时在北京中小型公司法律顾问有无限的市场空间。我开始对这二个方向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读了大量的这二个方向的专业书籍。同时,为了便于学习及宣传,我自己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死刑辩护专业性网站——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www.sxbh.cn和北京公司法律顾问网www.flgw.bj.cn。通过这二个网站平台聚集更多的优秀律师对死刑辩护及公司法律顾问业务进行研究。在进行“律师营销”研究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创办律师超市这一设想,我又创办了中国律师超市网www.law010.cn,以作为帮助律师找案源、为当事人找律师的平台。经过自己几个月来的专业化研究及网站的成功运营,我开始不断接到全国各地不少当事人的委托,业务逐渐繁忙,收入也在直线上升。
2005年12月,刚满28岁的我与另外几位志同道合的优秀北漂律师一起创办了北京市连纵律师事务所,29岁时成为执行合伙人。我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执行合伙人之一。
2006年2月,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李志向我约稿,《我的维权诉讼纪实》发表于《人民日报》(新安全)及《人民网》上,系人民日报“3.15” 专题报道中全国被报道的四位律师之一,我在国内的专业度与知名度开始得到认可。
2006年4月,我应邀请出席了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死刑复核的程序设计与实践运作”研讨会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和劳工标准”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2月1日,世界第三届反死刑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1月30日,法国新闻社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要求约见对我就死刑辩护问题进行专题采访报道,1月31日上午,法国新闻社记者FRANCOIS
BOUGON 先生来到北京市连纵律师事务所就中国的死刑辩护及死刑复核问题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于采访结束后与我合影留念,法国新闻社及法国各大媒体上对我进行了专题报道。2月1号下午四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Judith女士、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新闻直播间通过电话对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人物特写》栏目对我进行了特别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我为何要从刑警到死刑辩护律师,为何要创办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对我在死刑辩护方面的成就及影响以及我的死刑辩护律师网进行了了详细的专题采访报道。我是第三届世界反死刑大会期间唯一被特别采访报道的执业律师,我在死刑辩护方面的理论研究领域及律师实务领域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在死刑辩护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开始得到确认。
2007年1月1日开始,下放各省多年的死刑复核权被收回最高法院,我作为第一批在最高法院进行死刑复核的律师。2007年3月“二会”召开时,“二会”代表比较关注死刑复核的执行情况。为此《京华时报》特稿部策划了“死刑复核专刊”,《京华时报》特稿部主任徐一龙记者来到连纵律师事务所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于3月10日以《死刑核准进入实操阶段》一文在第七版对我进行了报道。同时,《法制日报》著名记者陈虹伟也对我就同一主题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于3月17日以《一位律师亲临的死刑复核程序》一文对我及我的死刑辩护律师网进行了报道。我起草了《死刑辩护律师宣言》、倡议发起成立了“死刑辩护律师联盟”,后来国内外的多家媒体都对我进行了采访。每天我都会接到从全国各地打来就死刑辩护进行法律咨询的电话,从祖国的东北长春、哈尔滨到西南的云南昆明、东部的广东上海,都留下了所做的死刑辩护的成功经典案例。我的刑事辩护技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完成了从一位刑警到著名死刑辩护律师的身份转变。
当我的“死刑辩护”品牌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我“公司法律顾问”业务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现在我共担任24多家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我一直本着“以法律为客户规避风险、以智慧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宗旨,用心为客户提供各种法律之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的认可,有些公司直接聘请我担任公司的法务总监。
2007年3月,出于我在律师实务界的影响力,北京科技学院学院法学院特聘我作为兼职法学讲师。我走上了讲台,用我的知识去培养更多的未来法律新人,我又多了个“大学讲师”的身份。
……
(四)成功没有捷径,北漂前请带好勤奋和智慧二件行李
回首三年来的辛酸北漂经历,目睹了周围不少北漂律师朋友被迫回到了地方,而我要感谢我的“律师超市”及“律师营销”,让我三年内能立足于北京这座竟争十分激烈的城市,并能能让我在律师界脱颖而出,从一名小律师成长为一名大律师。
北京现在每天都会新增很多律师,大家都想来北京寻找梦想和未来,成功者永远只属于少数,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并也有不少将会被迫回到地方。
我只想告诉这些年轻律师:在北京,只要放下浮燥的心,找准你自己的专业方向,用心去努力,加上勤奋和智慧,你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