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司考状元过关经验谈
检察日报
来源:http://sifa.bjhaitian.com/2008-12/30/cms3970article.shtml
【湖南】文伟:调整心态不言放弃
夺冠分数:443分 夺冠感言:坚持、调整、感悟。
2004年,通过全省检察系统招录,金融学本科毕业的我成为湖南省株洲县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作为财务人员进入检察机关,有无数借口来回避司法考试,但我始终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我在县城单独租了一间房,购买了一套辅导课件。从今年6月下旬起,我开始听课件、看法条,力争弄通弄透每个考点,形成系统的法律思维。七八月是备考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由于县里供电紧张,经常停电。没了电扇,房间里犹如蒸笼一般,我开始以冲凉的方法降温,维持着复习进度,但心情却逐渐烦躁起来。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必须坚持。心情稍作调整后,我继续投入紧张的备考中。供电恢复正常了,心情自然好起来,复习进度没打乱,学习的效率更高了。8月8日,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这可是每个中国人期盼已久的体育盛会。眼看司考一天天临近,开幕式不容错过,一些精彩的竞技项目也不能错过,怎么办?调整复习计划及作息时间。国家篮球队的顽强对抗,国家跳水队员的完美动作……一个个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场景震撼着我,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懈怠",更没有"放弃",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看奥运赛事不但没打乱我的计划,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离开考只有10天了,我的脑子突然一片空白,相似知识点互相混淆,简单的知识点都不能第一时间肯定给出答案。这是每个考生都会遇到的情况,还是我得了考前抑郁症?找不到答案的我,情绪非常低落。此时,突然想起刑法课老师说过胖人减肥很困难,因为有"肥胖细胞",甚至喝水都会胖,想想也是、经过前期全面复习和反复记忆,该掌握的我都掌握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于是,我又将重要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开考那天,我以轻松的心态走进考场。
(文伟/自述 本报记者汤维骏/整理)
【重庆】曾辉:找出难点逐个击破
夺冠分数:448分 夺冠感言:相信自己,把握自己,前行的路上将洒满阳光。
2007年7月,我通过公开招考,走进了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干警。一年来,我从初出茅庐的学子,到如今以448分通过司法考试,并成为重庆市检察系统的司考"状元",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以为,司考难,并非难在赢别人,而是难在赢自己。为了使复习卓有成效,我首先端正学习态度,充分保证每天6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并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将"司考"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是通读重点学科教材,贵在坚持;第二轮是做历年真题;第三轮是参加考前培训班,进行系统强化。我以为,司法考试难,并非难在考试科目多、内容杂,而是难在有没有逐个击破的决心。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是我备战司考时最大的难点。我清晰地记得,那段日子里,我几乎是看完行政法后一章的内容,就忘了前一章的内容,如此重复了几次,效果依然不好,历年有关行政法的真题也基本不会做。症结究竟在哪里?我通过分析发现,并非行政法有多难,而是在我一开始复习行政法时就有畏难情绪,因此复习效果一直不好。于是,我及时调整思路,树立自信心,重点突破该科目。回想起来,行政法的教材我反复通读了不止10遍。"功夫不负有心人",行政法的试题我最终得了满分。总之,备战"司考"的过程是艰辛的,成功的道路永远没有捷径,秘籍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
(曾辉/自述 本报记者沈义/整理)
【江西】钱清华:重在理解发掘窍门
夺冠分数:449分 夺冠感言:付出努力、保持自信,总能等到收获的那一刻。
我是江西省抚州市检察院办公室的一名干部。2007年,凭着一腔热情,我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当时书只看了一半,我就上了考场,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因准备不充分,"不幸"败北。292分的刺眼分数提醒着我,在司法考试这条征途上,想大获全胜,我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
对于首场战绩不理想,我并不气馁。在今年的备考过程中,我发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理解"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对法律原理的理解。所谓提纲挈领,只有将法律原理理解透了,一些法条及相关知识点就能很快拎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特别是理解透、读懂后再运用到习题当中,还能更好地巩固记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另外我还有一个小窍门,考生在经过几轮扎实的看书、做题复习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妨将学习重点放在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上,如中外法制史、诉讼法等,以确保在考试中对这些小知识点不丢"冤枉"分。
"理解"的第二重含义是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院领导为我们每位干警购买了法律书籍,并采取举办学习讲座等一系列便利措施。为了参加今年的司法考试,我和办公室另一名同事都请了两个月的假。我们办公室人手本来就少,这下更是周转不过来。办公室主任刘愉章已经50多岁了,为了让我们专心参加培训和复习,他一点一滴地从头学习机要发文等原本由我们负责的工作,让我们很感动。
11月21日凌晨2点钟,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拨通了司考成绩查询热线,当得知自己考了449分时,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和我的家人分享,那个晚上,我们全家都兴奋得睡不着……
(钱清华/自述 本报记者欧阳晶/整理)
【安徽】苏宏伟:注重平时突破重点
夺冠分数:469分 夺冠感言:通过可求不可遇,高分可遇不可求。
我是安徽省宣城市检察院反贪局的一名书记员,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没想到能当上"状元"。说起备考的体会,我认为复习时首先要处理好平时与战时的关系,我所说的战时是指考前两三个月的时间。有些考生往往只利用考前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强化式复习,虽然这样突击效果比较好,但往往记忆不深,在紧张的考试时极易混淆知识点,出现记忆盲点。我的方法是平时就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可以看一些理论性稍强的书或论文,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庭编写的司法解释释义丛书,还可以多看一些案例性的书籍,如《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人民法院案例选》等。其次,考前两三个月的战时状态,我建议多听听讲座,参加一个不错的辅导班,结合讲义听老师们的讲解,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后再仔细复习每一个知识点,利用适合自己的缩略语、口诀等形式将知识点记牢记死。在考前几个月的突击阶段,我认为要抓住重点,而抓重点最好的方法是"重复"。我觉得最好是每天看一点,第一天花较长的时间复习三四个部门法的部分内容,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花少量的时间重复前一天、前两天、前三天的内容,对知识点展开"车轮战",这样会记得更深更牢。第三,考前习题要适当地做。我认为对于考前复习来说,时间会比较紧,系统复习比做题目更重要。考前最后几天也要利用好,可以把平时理解不深的东西写在备忘卡上,考前再拿出来翻翻,把以前的讲义拿出来串串效果会比较好,同时还要注重考前信息的收集整理。最后,考场上最怕两点,一是因时间而紧张,二是遇到模棱两可的题目不知所措,影响发挥。对于第一个问题,要调整好心态,科学地把握时间,只要能够做完并涂好卡就行。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一定要紧扣法条答题,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如此。
(苏宏伟/自述 本报记者吴贻伙/整理)
【上海】赵海涛:形成体系各有侧重
夺冠分数:478分 夺冠感言:相信自己,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终有成功的一天。
我是从一名军医转业到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的,说实在话,进检察院前就知道早晚要过司考这道"关",但真正开始复习之后,我才知道这决不仅仅是"做好准备"四个字那么简单。努力归努力,方法很重要。我始终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我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起步,在复习的过程中,随时"以自己为本",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选择、调整学习方法的,具体说来有三点:
一是注重基础。司法考试要求掌握的知识可以说是海量的,光法条就有2万多条。我认为,对一个法学基础薄弱的人来说,首先要花时间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基础课程需要进行通读,对重要的概念、原则要真正地理解,掌握立法的原则和思想,理解立法的精神,才能在对复杂问题定性时不再纠缠不清,即便遗忘了法条,仍然能够根据立法的精神和原则,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体系化的学习。法学是一门体系性非常强的学科,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分枝庞杂,却仍能看出清晰的脉络,在学习时要对相关部门法划分体系,按照不同的体系采取不同的方法,融会贯通。就相关学科而言,民商法、刑法就注重理论,经济法、三国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更注重法条,理论性强的重在理解,而重法条的要强化记忆。再比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在复习中也可以归为一个体系,前后串联,利于强化记忆。三是抓住法条。法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复习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经济法、诉讼法等法律,重点法条的记忆在考试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赵海涛/自述 本报记者林中明/整理)
【山东】孙霞:规律记忆科学计划
夺冠分数:454分 夺冠感言:司考没有捷径可走,"反复记忆"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今年我参加了司法考试,意外的是取得了454分的好成绩,并有幸成为山东省检察系统的司考"状元"。去年初秋,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山东省肥城市检察院,成为检察系统的一员。在报名参加今年的司法考试后,我就暗下决心,争取一次通过。备考的过程是枯燥的。且不说分散学习时要平均每周办结一起案件,备考只能在晚上打夜战,就是在集中培训阶段,我们也是每天重复着宿舍——课堂——宿舍的"两点一线"。同事们在一起学习,劲头更足了,吃饭时间成了切磋时间,睡觉前成了看书时间。在这种的比、学、赶、帮、超的环境中,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学习劲头。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6点钟起床后到阳台上背诵法条,透过窗户往楼下一看,见几个同事早已坐在花坛边捧着书。看到这种场景,我感到一丝惭愧。但转念一想,就算再挤,每天最多24小时,怎样才能花费同样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呢?这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提醒着我:“人们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于是,我制定一个自认为较科学的学习计划:要求自己对新学知识点至少记忆两遍,形成较深的初步记忆;每周复习一次,进一步强化记忆;每阶段梳理一次,形成知识体系;考前根据知识体系回忆以查缺补漏,并根据实际情况复习容易得分的科目。就这样,我最终顺利通过司考。回首备考之路,我觉得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
(孙霞/自述 本报记者孔繁平 卢金增 通讯员赵桂杰/整理)
【浙江】苏苏:贵在坚持专心备考
夺冠分数:461分 夺冠感言:当你摇摇欲坠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已倒下,坚持就是胜利!
2007年7月,我从宁波大学法学院毕业后,顺利考进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头一次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就顺利以高分通过,欣喜之余我也冷静地告诉自己,这才仅仅是个开始。今年4月初,我开始正式着手复习,计划到6月中旬把重点科目全部过一遍。我在反贪局工作,工作的不规律性打乱了我的学习计划。在经过连续几个晚上加班后再回家复习到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我感到身心疲惫。正在我准备放弃时,同事的一句话让我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当你摇摇欲坠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已经倒下,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单位领导对司法考试也很重视,对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允许请假三个月备考,所以从6月中旬开始,我就可以脱产复习了。由于我报名参加的培训班要到7月中旬才开课,为了能够安心备考,我选择回到母校宁波大学复习。在母校,我和"考友"合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一米五的小床,两张凉席,两顶蚊帐。我们一大早骑车去学校图书馆复习,晚上10点才回宿舍,再一起讨论问题,直到"鼾声渐起"。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基本上把几个科目都过了一遍,这为我去参加培训班集中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月中旬,我一个人辗转来到上海参加培训班。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考人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司考。离我座位的不远处,有位70多岁的大爷,每天和我们一样上课、吃饭、自习。我不知道他每天听课的效率如何,但至少从他的身上我读懂了执著。回首备考的日子,只记得那句话:失败了,放下就是希望;成功了,放下就是升华!
(苏苏/自述 本报记者范跃红/整理)
【福建】洪祖仁:划分成块分段梳理
夺冠分数:474分 夺冠感言:厚积薄发。
今年的司考复习恰逢北京奥运,这四年等一回的体育盛会使我的司考复习时间"缩水"不少。幸运的是,当我9月3日到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检察院报到时,获悉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司法考试,期望今年新进的公务员能顺利通过,于是我获得了宝贵的一二十天冲刺时间。首先,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部门法的复习。我先从复习刑法入手,因为刑法理论性较强,需要仔细研读参考书并研究历年考题。我把相近的法律知识放在一起复习,例如将法理学、宪法、法制史作为一块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复习,这样可以前后联系、相互比较,进而融会贯通,加强记忆。像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经济法,我的复习方法是直接复习法条,在重点法条、重要字眼上画着重点号并用精简语言表明该法条的意思,以便日后重温时注意。民法以博大精深、体系严谨著称,复习时我就结合民法学说、法典、案例或者习题,融会贯通,形成民法体系。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建议参考台湾地区王泽鉴先生的著作,对民法的认识定会有所提高。其次,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一是要特别注重平时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民法、刑法等科目更要注重平时积累,积累强过考前突击。二是要把握好最后冲刺时间。临近考试的一个月甚至十来天,可以说是复习效率最高、最有收获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一方面要对那些平时积累的知识点恢复记忆,将知识点过一遍;另一方面要补缺补漏,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尽快加以熟悉,一般不要轻易放过可能得分的知识点。三是要区别各个科目的复习方法,如民法重理论与法条结合,诉讼法重法条的识记等。司法考试顺利通过,我感到欣慰;夺冠,则在意料之外。"厚积薄发",也许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最能概括我司考夺冠的秘诀。
(洪祖仁/自述 本报记者张仁平/整理)
【江苏】王梅:名家解析图表记忆
夺冠分数:460分 夺冠感言:决心十信心十正确的方法:成功
司考成绩出来那天,同事打来电话,祝贺我考了460分的高分,我愣是没敢相信,只当他开玩笑呢!接下来,我又被告知,全省检察机关司考"状元"花落我家。纯属意外!我本科学的是水利和计算机两个专业,自从2000年进入江苏省徐州市检察院以来,一直在技术部门工作,对于法律我只是略知皮毛。在同事们的耳濡目染下,今年我也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面对厚厚的学习资料,我告诉自己: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内容浩如烟海,对于我来说,从哪里下手?如何才能学透?这些都是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来了名家考前辅导光盘,认真地听,仔细地记。名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这个法律的"门外汉"逐步理解了深奥的法律知识。但是理解归理解,如何才能把法条记得更加牢固呢?我发明了图表记忆法,就是把法条上的知识,用图表标注出来。特别是三大诉讼法,分别用图表标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加上几根线条,就能使原本看起来挺费劲的知识点变得十分直观和简单,便于记忆。临考之前,一向成竹在胸的我却突然紧张起来。多数同考的人都是法律专业的,我行吗?对于我的畏难情绪,老公安慰道:"没什么,不成就再考一次呗。付出足够的努力,你已经没什么好遗憾的了。"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足以拂去我的压力,让我轻松步入考场。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能通过。
(王梅/自述 本报记者卢志坚 特约记者唐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