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兵:“我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大型律师事务所与中小律师事务所利益分配问题最棘手
会费标准调研即将展开
“做企业追求的是创造价值,但是担任协会会长需要的是服务和奉献精神,这使我刚一上任,就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张学兵说
法制日报 记者 陈虹伟 实习生 王峰
2009年3月28日,新一任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最终产生,从1995年就开始担任北京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的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任张学兵当选。
据北京律师协会内部人士透露,在3月28日下午召开的北京律师协会八届一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张学兵在选举中以绝对多数得票当选。
北京律师协会的换届工作始于去年8月。2008年8月7日,北京律师协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换届选举工作正式启动。
十几天后的8月26日,一份题为《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律师协会直选——致全体北京律师、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的呼吁》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发布。
其后,关于北京律师协会会费过高、北京律师协会没有合法章程等争议开始大范围散播。
虽然目前换届工作已经尘埃落定,但推动直选的一位律师称,作为北京律师协会的会员,自己以后还将“对推动律师协会制定合法、合理规章制度”有所行动。
2009年4月7日下午,当选的新一届北京律师协会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在北京西苑饭店与新闻媒体见面,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新任会长张学兵介绍了第八届北京律师协会的工作要点。
“民主化程度最高”的选举
据北京律师协会一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律师协会的第一部章程诞生于1982年4月14日召开的第一次北京市律师代表大会。1990年12月18日,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二部《北京市律师协会章程》。
张学兵是在此次“第三部章程”的框架下经律师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的首任会长。
2008年12月20日,第七届北京律师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第三部《北京市律师协会章程》。张学兵是在此次“第三部章程”的框架下经律师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的首任会长。
2009年3月28日上午,217名律师代表在第八届北京市律师代表大会上从50名候选人中选出了45名第八届北京律师协会理事。随后,大会主席团从这45名理事中的得票较高者中确定了两名会长候选人。
3月28日下午,两名会长候选人向全体代表陈述了任职工作设想,之后,张学兵以高票当选北京律师协会新一任会长。
同上届相比,此届理事人数由35人增加到45人,副会长人数由4人增加到6人,巩沙成为惟一连任的副会长。
张学兵告诉《法制日报周末》记者,第八届北京律师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的选举均严格遵守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章程》的规定,并且,是“北京律师协会历届换届选举中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会费标准调研即将展开
据北京律师协会内部人士透露,在选举过程中,张学兵几乎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其不仅得到了200多名代表中的150多票,甚至得到了部分支持直选律师的认可,认为他“比较能够听取更广范围的意见”。
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张学兵在北京律师协会内部也可谓“老人”。其在1995年第四届律师协会换届时就开始担任常务理事,也正是从那届律师协会开始,律师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不再由司法行政官员担任,而全部从执业律师中选举产生。
在第七届律师协会中,张学兵担任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北京律师协会的53个专业委员会。
凭借其出众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张学兵在名家云集的北京律师界亦可谓“长袖善舞”。
然而,转换角色后的张学兵面对的,不仅是各个专业律师的协调指挥,其直面的最棘手也是最迫切的问题,是大所与中小律师事务所的利益分配,这甚至关系到小律师们的生存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北京共有18635名律师,超过1200家律师事务所,这其中,年收入100万以下的律师事务所超过了30%。而在支持直选的律师当中,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占其多数。
与此相关的数字是北京律师协会颇为“高昂”的会费。目前,北京律师协会个人会员每年会费为2500元,团体会员即律师事务所会费为每所每年1万元。
有北京律师协会内部人员曾表示,对实习律师和刚刚转正一两年的律师来说,案源很少,收入微薄,一年2500元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往往由律师事务所替他们交。
社团登记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协会的资产达到1.16亿,现金资产达到6300多万元。
对此,张学兵表示,关于会费标准的调研即将展开,新一届北京律师协会将更加关注会员的生存发展问题。一个具体的行动是,北京律师协会将和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共同研究制定规范全市律师事务所劳动聘用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和潘石屹一同成长的律师
张学兵198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其在法大学习多年,相继取得了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早在大学期间,张学兵的组织能力就非常突出,他先后担任学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和研究生会主席,被同学认为是“未来政坛的希望之星”。
然而,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张学兵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律师行业,“当时确实有很多选择,可以去政府机关,还可以去中字头的大公司,但自己觉得当律师主观能动性大一些,创造性也大一些。”张学兵回忆。
张学兵就职的是司法部中国法律事务中心,虽然是一家律师事务所,但也是一家事业单位。4年后,他选择了下海创业,1993年,他和几位同事创办了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
中伦所是我国第一批大规模试点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初涉商海的张学兵赶上了中国第一波经济起飞,房地产、股市的兴盛让他的律师事务所迅速壮大。
在张学兵的创业故事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潘石屹。直到现在,张学兵和他所在的中伦所仍然是潘石屹惟一合作的律师事务所。
从潘石屹第一次到北京做房地产项目开始,律师事务所里只有5个人的张学兵就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房地产公司法律顾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潘石屹的SOHO中国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张学兵所在的中伦所也发展成了拥有600多员工的大型律师事务所。
潘石屹经商生涯中的每一次重大事件,背后都有张学兵的参与。从“潘石屹员工集体被挖”到“现代城氨气超标事件”,再到“无理由退房”,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张学兵都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和解决。
但在张学兵看来,自己在与潘石屹合作中最大的满足感还不是解决一个个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是来自于亲自参与了将SOHO中国从一家私营公司变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将潘石屹从一个私营企业家推向了一位公众企业家的过程。
而到了现在,张学兵所理解的成功又随着自身角色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做律师的成就感很容易得到满足和实现,而做会长要想有成就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做企业追求的是创造价值,但是担任协会会长需要的是服务和奉献精神,这使我刚一上任,就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张学兵说。
这种不安感或许来自身份转变的适应过程,亦或来自对北京律师协会微妙处境的担忧,但张学兵已别无选择地走进了漩涡的中心。
张学兵并不回避北京律师协会的直选风波,在其主导推出的第八届北京律师协会工作要点中,还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行业宣传工作”,在4月7日的新闻通报会上,张学兵也多次表示,希望和媒体展开更多的合作,及时向媒体通报北京律师界动态。
“我愿意就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问题同任何人加强沟通,但每名律师协会会员都应在同一个基础上展开对话,这个基础就是协会的合法章程,遵守章程是每个会员必须应尽的义务。”张学兵说。